
为加速赣州纺织服装产业与国际接轨,搭建产业国际交流平台,进一步融通供应链、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近日,2025中国赣州(于都)纺织服装国际直采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举行。在这场国际会议中,由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3位专业教师和35名学子师生组成的38人的专业翻译团队,为展会提供全方位翻译服务,助力于都纺织服装走向世界。
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,更是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纽带。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商务洽谈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,对语言服务的准确性要求极高。展会期间,江西理工大学翻译团队采用“分组对接、全程跟进”的服务模式,深入展会的各个环节。3位专业教师和35名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跨文化沟通能力,分组对接近百家纺织服装企业和采购商,在开幕式、一对一洽谈、企业考察以及签约仪式等活动中提供精准翻译服务,协助双方就产品规格、交货周期、质量标准等议题深入沟通,为中外企业搭建高效合作桥梁。
面对纺织面料参数、工艺技术等复杂内容,江西理工大学翻译团队提前做好术语储备,系统梳理了从成分到工艺的专业术语,发挥专业特长,确保每一场对话的准确性和流畅性,实现“译得准、说得清”。这种专业态度赢得了主办方与参会企业的高度认可,于都永桁达服装负责人表示:“志愿者师生不仅语言能力强,还主动协助梳理谈判要点,是合作达成的重要纽带,这支翻译团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,为我们与国际买家的顺畅沟通提供了坚实保障。”
参与高规格国际展会服务,是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。对于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参与翻译服务的学生团队来说,此次直采会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,更是一堂直面真实国际商业环境的“实战课”。他们在真实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,从课堂到产业,不仅检验课堂所学,更深刻体会到翻译工作的社会责任。
“谈判中的突发情况、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,这些都是课堂上无法深刻体会到的。看到因为我们的语言翻译架起的中外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,我们真正理解到了语言服务的价值所在。”一位参与翻译的学生感叹道。
这种专业用于实践的经历,也正是江西理工大学翻译硕士项目培养理念的生动体现。江西理工大学MTI硕士点负责人张建平老师表示:“此次实践是江西理工大学“以实促学、以践育人”理念的深刻践行,学生通过高规格国际平台锤炼实战能力,彰显了翻译硕士项目“语言+行业”的培养特色,也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”
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在直采会中的表现,不仅展现了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果,更印证了“语言联通世界”的深远意义。在为赣州纺织服装“出海”按下加速键的同时,更是践行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生动注脚。当纺织服装产业的“中国制造”通过精准的语言走向全球,当江理学子在实战中成长为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,这条产教融合的道路,正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(尧佳琳、徐玉冉)
http://jxjy.edu.china.com.cn/2025-04/25/content_43094645.htm